2008-11-18 点击量:524
![]() |
||||||||
青建管质字[2008]70号 | ||||||||
|
附件1 :
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质量管理的通知
青建管质字[2007]62号
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混凝土生产企业,各有关单位: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施工现场即将进入冬期施工阶段。为进一步加强冬期施工质量管理,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主体结构安全,消除功能隐患,现就冬期施工质量管理通知如下:
一、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冬期施工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的有关规定组织冬期施工。
二、各施工企业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冬期施工质量技术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后,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三、各责任主体应立即进行冬期施工工作安排,完善和落实冬期施工和生产的各项预防措施,责任要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四、各方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应立即采取冬期施工和生产措施。冬期施工期限以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也应执行冬期施工有关规定。
五、各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并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施工,应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一)土方工程
1、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回填基侧土,防止地基及基础受冻。
2、基础填方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
(二)砌体工程
1、砌筑用砂浆应充分考虑冬期施工质量要求,配合比应经检测试验单位试验确定,施工现场应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和计量控制。
2、拌制砂浆所用的石灰膏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使用;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
3、普通砖、多孔砖和空心砖在气温高于0℃条件下砌筑时,应浇水湿润。在气温低于、等于0℃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
4、 拌合砂浆时,水应进行加热,且宜采用两部投料法,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
5、当采用掺盐砂浆法施工时,宜将砂浆强度等级按常温施工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
6、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留不少于1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测试检验28d强度。
(三)钢筋和钢结构工程
1、钢筋、钢结构焊接,焊条或焊剂要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干燥后再使用;焊接前必须根据当地的施工条件、气温状况进行试焊,试焊的焊件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批量焊接。
2、钢筋负温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及气压焊等焊接方法。雪天或施焊现场超过3级风速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3、钢结构高强螺栓在负温下要重新标定扭矩系数。
(四)混凝土工程
1、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类物质的材料。
2、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泥不得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水泥不得直接加热。
3、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4、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要覆盖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混凝土表面,新浇的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且不得浇水养护。
5、预拌混凝土使用(或采购)单位,应向混凝土供应单位提出冬期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6、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要保证产品质量,认真执行《预拌砼技术规程》中有关冬期施工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原材料、掺合料(剂)的质量及配比计量等,保证所供应的砼质量。
(五)屋面工程
1、冬期进行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应选择无风晴朗的天气进行,室外温度应不低于5℃。
2、保温层材料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和杂质。
3、找平层表面宜平整,平整度不应超过5mm,也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六)装饰工程
1、装饰工程施工应选择无风晴朗的天气进行,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2、室外抹灰可在水泥砂浆中掺入氯盐防冻。
六、监理单位必须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加强对冬期施工工程质量的监控力度和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特别要加强对混凝土、砖砌体工程的防冻抗寒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对已出现受冻损坏的工程部位要严格按有关规定程序进行处理,以确保结构安全。
七、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责任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加大对冬期施工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未制定冬期施工技术方案或违反规定施工的一律暂停施工,造成质量隐患的必须从严处理,确保冬期施工质量。
二OO七年十一月二日
附件2:
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关于加强冬期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的通知
青建质监字[2007]10号
各区、市质监站,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冬期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确保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现就冬期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责任到位
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冬期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各种责任和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和《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有关规定,认真组织编制冬期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方案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二、采取得力措施 做好前期准备
1、进入冬期施工前,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生产任务情况作好原材料采购计划和储备充足的原材料,避免生产过程中因原材料短缺影响正常生产;并按照标准规范要求严格原材料的检验,禁止不合格原材料进场、使用。
2、骨料(砂、石)应依次堆放,使其含水率降低并保持一致。生产时应除去表层的冻结层,使用内部干燥未受冻的砂石料,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所用水泥应全部采用水化热较高且早强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含有早强剂、减水剂和泵送剂的复合型防冻剂,以保证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前不受冻害;应采用抽水箱和蓄水箱两级加热方式加热混凝土搅拌用水(一般极限水温不超过80℃),输水管应外包保温材料,避免热量损失,保证新拌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3、输水泵、水箱、外加机泵、外加剂储藏箱等要采取保温措施,以免热量损失或冻裂泵体;各气动支路、三联件等易冻部位均要采取保温措施,保证开关动作灵活可靠,确保混凝土的正常生产;混凝土运输车罐体外加保温措施,减少运输途中的热量损失;搅拌和运输设备应提前更换防冻液,根据不同阶段气温变化更换相应的低温机油和低温燃油,以保证能够在负温条件下正常工作。
4、冬期生产期间要加大对原材料特别骨料含水率的检测频次和外加剂复试的准确性,严格控制其掺量,防止其波动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每生产日不少于4次测量水温和骨料的入机温度和混凝土的出机温度,确保新拌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低于15℃,浇筑温度不低于5℃。
5、成立冬期生产质量管理和回访小组,加强与使用单位的沟通,及时了解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回访工作。
三、强化过程控制 确保产品质量
1、各种原材料准确计量完成后还要注意投料顺序的正确,应按以下顺序投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中砂→碎石→温(热)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并保证先期投入的砂石料和水的混合物与水泥接触时的温度不超过60℃,以免造成水泥发生假凝现象;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尽量减小水灰比(0.4≯W/C≯0.6),泵送混凝土在能够保证泵送的前提下,塌落度应控制在16cm以下;严格控制复合型防冻剂的添加量,防止混凝土冻融事故的发生。
2、混凝土运输车罐体上应加盖保温罩,以减少运输中的热量损失,每车混凝土倒料完成以后,应及时冲洗进料口及出料口处的混凝土,以免污染路面;同时要目测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测试混凝土的塌落度,如有异常情况,立即查明原因及时调整。
3、混凝土浇筑现场、搅拌站和运输车辆之间要保持通讯畅通,以便由浇筑现场统一指挥;保证混凝土运输车辆的运输速度,减少运输时间,保证生产、运输的连续性,减少混凝土在输送管道内的停留时间,防止温降过大管道堵塞,并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
4、混凝土生产企业应重视施工现场的交接、验收工作。预拌混凝土产品运抵施工现场后,生产企业应在监理人员见证下与施工单位和办理进场验收手续(验收内容包括: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塌落度设计值与实测值、混凝土试块留置组数等),填写《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单》,生产企业应认真编写预拌混凝土产品使用说明书,指导施工单位正确使用。
二○○七年十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