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点击量:16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代替GB/T1499.2-2007)已于2018年2月6日发布,于2018年11月1日实施。主要变化如下:
1.增加了冶炼方法;钢应采用转炉或电弧炉冶炼,必要时可采用炉外精炼。
2.取消了335MPa级钢筋;
3.增加了600MPa级钢筋;
4.增加了带E的钢筋牌号;
5.对长度允许偏差、弯曲度适当加严;长度允许偏差由±25mm调整为0~+50mm;增加钢筋弯曲度每米不大于4mm
6.对重量允许偏差进行了适当加严,明确重呈偏差不允许复验;直径6~12钢筋重量偏差由7%调整为6.0%
7.将牌号带E的钢筋反向弯曲试验要求作为常规检验项目;
8.增加了钢筋疲劳试验方法的规定;
9.增加了金相组织检验的规定;
10.增加了宏观金相、截面维氏硬度、微观组织及检验方法;
11.增加横肋末端间隙的测量方法;
12.将表面标志轧上“经注册的厂名(或商标)”改为“ 企业获得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产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后3位)”,删除了“公称直径不大于 10 mm的钢筋,可不轧制标志,可采用挂标牌的方法”;
13.删除了附录A《钢筋在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测定方法》。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代替GBT1499.2-2007)主要变化.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