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 点击量:433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部署和《2024年全市住建系统“质量月”活动方案》工作要求,树牢新发展理念,聚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市政公用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经研究,决定开展2024年市政公用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提升建筑品质 共享美好生活
二、活动时间
2024年9月1日—2024年9月30日
三、重点内容
(一)开展主题宣传,营造浓厚质量氛围。一是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各参建单位深入宣传学习《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各类质量活动,激发质量创新热情,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二是组织全市在建工程在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等醒目位置悬挂本年度“质量月”活动主题、标语,通过海报、展板、网络及短视频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大力营造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增强全员质量意识。三是坚持党建统领,以“凝聚各方合力,共促质量提升”为主题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支部圆桌会,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剖析质量疑难问题和管理风险,完善质量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机制,推动参建各方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双提升。
(二)加强培训比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一是邀请行业专家开展饰面高性能混凝土、装配式车站和管片生产及拼装等施工质量提升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参建人员质量管理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二是组织开展隧道管片钢筋焊接技能比武和燃气供热工程焊接班组技能竞赛、试验检测技能综合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断提升精细化施工水平。三是组织开展防水基面处理、混凝土浇筑、防水施工等关键工序提级验收竞赛,充分利用智慧工地平台开展质量知识竞赛答题,增强参建人员质量知识储备。四是充分利用我站前期公布的第一批可视化技术交底教学视频多形式开展技术交底,进一步夯实管道接头保温补口、道路检查井起垫施工、锚索施工和钢筋直螺纹加工等13个关键工序的交底实效,持续提升一线作业人员施工技术水平。
(三)完善标准制度,提升质量管理效能。一是组织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化导则,进一步明确地面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和管控要点,持续提升地面建筑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二是组织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导则,健全装修材料进场复试抽样频次及数量标准,明确新材料、新技术施工验收参数,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标准体系。三是组织编制城市道路隧道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明确城市道路隧道工程验收范围和要求,进一步推动城市道路隧道工程标准化建设。
(四)开展专项检查,夯实各方主体责任。一是组织开展在建项目质量专项检查,重点抽查原材料进场报验、现场试验管理、施工质量管控、监理旁站及首段验收制度落实等内容,夯实参建各方质量主体责任。二是组织开展重点市政道路项目沥青摊铺、人行道板铺设、检查井安装、路缘石及其他附属结构精细化施工质量专项检查,推进工程高标准建设。三是组织开展场外加工成品、半成品材料质量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混凝土预制构件、沥青混合料、基层材料(水稳、二灰)的质量管理体系及生产质量控制等情况,对原材料及实体进行监督抽测,确保出厂成品、半成品质量达标。
(五)加强观摩交流,推动创建精品工程。一是组织开展建设报2024年全国工程建设领域“质量月”开放体验日走进青岛地铁活动,广泛宣传推广青岛地铁在装配式施工、班组建设、智能建造等方面的杰出成果与丰富经验。二是广泛征集质量管理典型经验,组织开展线上观摩交流,促进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作创新,推动全市市政公用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质量发展。三是召开工法及QC成果交流会,组织省级工法及省级QC获奖企业代表进行经验交流分享,促进参建企业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四是组织开展实体样板工程质量观摩交流,指导胶州市组织开展质量月现场观摩,充分发挥质量标杆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质量精细化管理水平再提升。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围绕活动主题,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发动全员参与,扎实开展各类质量活动。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以“质量月”活动为平台,聚焦工程质量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质量通病防治,集中力量开展攻关,力争在重点质量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建设精品工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认真总结,及时报送。各有关单位要对“质量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做好有关文字、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于9月23日前将总结材料电子版报送至相关监督科室。
附件:2024年“质量月”活动口号
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2024年9月6日
(联系人:张秋华,联系电话:55680195)
附件
2024年“质量月”活动口号
1.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推进高质量发展
2.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
3.质量意识始于心 主体责任践于行
4.厚植质量文化 弘扬工匠精神
5.共筑质量强国 共享美好生活
6.塑造中国品牌 建设质量强国
7.全民讲质量 质量利全民
8.共建质量强国 共享品质生活
9.夯实质量基石 共建精品工程
10.从我做起 全员参与 共促质量提升